四川日报:遂宁挑稳挑好工业“大梁”

2022年10月26日 15:23 182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1021日,遂宁经开区欧美产业园四川飞帆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组装广告机、点餐机等触摸显示设备。

“公司去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注工业触摸显示设备这一细分领域。产品制造基地放到遂宁后,15%的原材料可实现园区内部采购。”公司总经理刘福兵说,目前公司正全力赶订单,预计年产值可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40%。同时公司启动了车间智能改造,改建立体仓库、增加工业机器人,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企业的拼劲是遂宁工业领域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写照。抢抓四季度关键时间,锚定目标任务,遂宁奋力拼出工业活力、工业韧劲、工业速度,跑出发展“加速度”。

拼项目  加快招引建设步伐

1018日,蓬溪经开区锂电特色产业园,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8.5万吨三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生产线正式投产。

今年年初,四川锂源一期项目2.5万吨磷酸铁锂产品全线达产,从打桩到投产用时仅7个月。同时,二期项目正式开工。两期项目建成后合计年产值约可达100亿元。

“二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了疫情、高温限电等多重影响,蓬溪县相关部门多次进行现场办公,为园区专门新建物流大道及供电、供水和燃气管道,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和速度。同时协助公司加快完成项目手续审批,并争取扶持政策,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企管部经理靖辉明说。

“目前园区已入驻四川锂源、翔丰华、盈达锂电3家企业。”蓬溪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蓬溪打响“项目大会战”,目前多个锂电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全力抓项目促投资,遂宁出台了“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支持政策,从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支持项目开工建设等9个方面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激励。

“我们建立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极速审批等机制,保障项目用地等要素需求。”遂宁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1至9月,233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02.9%,省重点项目推进持续进入全省“红榜”。

推进在建项目提速增量的同时,遂宁还以“双招双引”为抓手,梳理完善目标企业目录,加快促进重大在谈项目。 

拼创新  着力提升产业效益

1021日,遂宁经开区,遂宁凯盛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生产车间内,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手臂代替了人工操作。

“通过更新自动化设备,现在生产线上的自动化率达到了80%,效率更高、品质更稳。”该公司总经理王艳春说,目前公司还在与高校合作,研发提升效率和产能的智能化系统。

遂宁凯盛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单、双及多层线路板,公司产品已成功为品牌汽车公司配套。“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5亿元。”王艳春说,公司正在实施二期计划,预计两年内可以投产,届时年销售额可以达到4亿元,规划中的三期计划投产后年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

“遂宁正推动实施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升级导向计划,推动机器换人、产业换线、设备换芯、产品换代,持续壮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规模。”遂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至8月,共新开工技改项目234个,为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

同时,遂宁还在加快建设提升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中小型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企业推进数字化创新中心和生态系统建设。目前已建成遂宁智慧中心、云计算中心和经济大数据平台,50%工业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

拼保障  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产品供不应求,我们正加紧生产。”1020日,在遂宁高新技术产业船山园区内,遂宁利和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管阳冬冬说。

今年5月,利和科技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年产能420万张覆铜板,公司提前谋划,签订了不少订单。前段时间,受疫情、高温等因素影响,公司生产进度有些放缓,船山园区项目服务专班及时介入,为公司解决了不少困难。

“比如疫情期间,公司在园区指导下实现闭环生产,园区利用标准化厂房,建设了员工宿舍,就近解决了员工住宿问题。”阳冬冬说,船山园区项目服务人员和公司的管理团队建立了专门的交流渠道,点对点服务。

“园区不定时会召开碰头会,梳理项目建设问题,分类施策,本级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本级不能解决的协调上级部门解决。”船山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念涛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利和科技正谋划建设第2条生产线,预计明年建成投产。

当前,遂宁正扎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政策找人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持续提振工业企业发展信心。同时,遂宁全力落实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万人帮万企服务机制,精准制定一对一”“点对点帮扶举措,协调解决困难,保障要素供给,确保工业大梁挑得更稳更好。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