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哥”的“安全经”要念到退休啦!

——记锡业股份安全部主任周明忠

2018年10月25日 9:19 2054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从“三哥”到“老三哥”的称谓,虽然仅仅只是多了一个“老”字,却是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部主任周明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行”。这段“旅行”,是在工作岗位上青丝变白发的兢兢业业,是每个日日夜夜对安全生产的记挂,是为保安全的真诚奉献。

即将退休的“老三哥”,从基层岗位到管理岗位,35年间,周明忠的故事,他为安全工作做的贡献,深刻地留在基层安全员的脑海里,深深印刻在云锡安全发展的历史印记中。似乎“安全”这两个字,最能挂钩的便是“老三哥”——这个亲切且有责任有担当的称呼,在云锡安全的领地里广为流传。

不畏冰凌雪魔

在死城冰路上给兄弟生的希望

第一次见到“老三哥”,便被他在湖南郴州抗击冰雪灾害的故事所感动。那是2008年春节前夕,由于50年罕见的冰雪灾害,使整个湖南郴州地区陷入了困境之中。位于郴州城郊半山腰上的云锡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屋场坪基地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一日又一日,郴州地区雨夹雪下个不停,加上冻雨,白雪即刻成冰,雨水也即刻成冰,道路已经变成了冰路。树枝上,电线杆上挂满了厚重的冰棱,供电线路电杆被电线坠倒、拉斜,屋顶也受到重压。屋场坪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冰的世界。被困在山上的云锡人被冰雪阻断,且不说大家过年的愿望便是能与家人团圆,光是水电中断后的黑暗与寒冷、饥饿与孤独便重重侵袭着山上的每一个人。

屋场坪,就像是一座“死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如同原始人一样,过着饥肠辘辘、食不果腹的日子。无情的雪灾阻断了一切,云锡矿冶冶炼生产全面瘫痪,屋场坪每一位同事的安危,让在该地区担任总工程师的“老三哥”几个昼夜无法入眠。

“无论交通条件如何恶劣,我都要想尽办法上去,跟我的兄弟们在一起,为他们送点东西。”老三哥坚定的决心温暖着每一个盼望得到光明与温暖的屋场坪云锡人。

本是一个半小时山路便能到达的屋场坪,“老三哥”和驾驶员却在崎岖陡峭、车轮又容易打滑的冰路上行驶了整整12个小时。冒着雨雪安全达到屋场坪后,“老三哥”第一时间到各个留守点问候兄弟们是否还有柴米油盐,煤炭储备怎么样。

他给大家送来了发电机、药品和过年生活必需品。看到“老三哥”冒雨雪,不顾冰路上的安危来到基地陪大家过年,大家的情绪平复了许多,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次日一早,“老三哥”带着指挥部相关人员前往工地深入了解各施工单位春节守矿护矿的情况,并对临时倒流箱涵内外的石块、残渣进行清理检查,确保水流畅通,对所有工棚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对存在房屋安全的50余人一次性全部转移并安排住宿,对尾矿库副坝工程积水严重的地方进行挖沟排水,避免冰雪融化后雨水直接冲刷坡面、造成冰雪后的二次伤害。“老三哥”未雨绸缪,把防洪排洪工作做在了前面。整整一个月时间,他都与兄弟们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屋场坪,直至供电线路完全恢复,兄弟们安然无恙度过灾期。

那天天空微微放晴,“老三哥”向领导申请,到郴州市区为留守了一个多月未洗过澡的兄弟们开了一间房,只为让兄弟们洗上一个热水澡。

家人聚少离多

铁骨铮铮硬汉心里仍然柔软

众志成城,攻克了冰雪狂魔,还有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疑难杂症”摆在“老三哥”面前。2011年,“老三哥”从郴州公司调回云锡安全环保部,任常务副主任。送别“老三哥”回家乡的那天,看着“老三哥”上了火车远去的背影,郴州的兄弟姐妹泪流满面,大家不舍得“老三哥”离开的那一拨情绪,瞬间在火车启动的时刻,统统爆发。

从湖南到云南1600多公里的路程,“老三哥”悲喜交加。悲伤的是,离开了在异地共同“战斗”过多年的兄弟姐妹,心里多少也有些感伤;欢喜的是,与老婆、孩子聚少离多的日子应该到了终结的时刻。“老三哥”心想:回家后,有更多的机会孝敬老娘,还能喝上妻子为他亲手准备的、热气腾腾的“爱心之汤”。谁曾想,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让“老三哥”想好好陪陪父母、老婆和孩子的小小愿望也彻底破灭了。原来,聚少离多的日子不是终结,而是继续。

2012年4月,云南省政府调研组到个旧调研园区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情况,专题研究个旧市加快工业发展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并决定采取建设个旧市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五大工程措施,“加快建设南北(卡房、大屯)重金属污染整治试验示范区”,该工程项目由云锡集团公司牵头组织实施。“老三哥”被委以重任,担任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办公室主任。

“吃在大食堂、住在办公室”,“老三哥”一天24小时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无暇照顾妻子和女儿。记得当初女儿为了能够多见见爸爸,专门报考了与郴州相对近一些的湖南农业大学。想来这些年,为了工作,“老三哥”对家里的付出可以用“少之又少”来形容。个旧市南北工业园区项目建设,“老三哥”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在建设阶段,“老三哥”重点负责项目建设初期涉及的总体规划、可研、项目备案、地灾、压覆、总体规划环评、用地预审、安全评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初步设计、项目环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行政审批问题,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圆满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老三哥”办公室的灯几乎是昼夜通明。累了,就在沙发上靠一会儿,渴了,拿起桌边的矿泉水咕噜噜喝上两口,就算是病了,他都没有哼过一声,瞒着所有人直到坚持不住被送进了医院。“双侧股骨头坏死,得尽快做手术……”医生的一席话让大家惊叹: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病痛的折磨下竟然也能如此坚强隐忍。大家含着眼泪把“老三哥”送进了手术室。

当手术成功结束不到12小时,麻醉药劲刚过,“老三哥”就命下属:“你去把我办公桌的文件通通搬来医院,我得抓紧时间工作。”拗不过“老三哥”,下属只得听从安排。分秒必争的“老三哥”带领其他工作人员,在医院开办公会,病才刚刚好又跑昆明报各种审批,上午7点从个旧出发去昆明,下午4点就见“老三哥”的身影在个旧云锡办公大楼的办公室里忙忙碌碌,凌晨,又见他坐上了去昆明的车赶在领导的次日第一上班时间报送审批各种资料。他,几乎一刻也没休息啊,就连午饭都是匆匆忙忙买盒10块钱的快餐或泡杯杯面在车上吃的。

在“老三哥”的努力下,5个月时间,攻克了比一般建设项目更为复杂、繁重的行政审批难题,超常规完成了个旧南部、北部工业园区22项政府行政审批相关手续,同时,国家财政专项资金1.41亿元1分不少地拨付到位。为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工程能够顺利地开展开了个好头。

同事问长问短

三哥无愧于这个称号

有人说,“老三哥”是云锡安全生产的“掌门人”。这句话实至名归,自1983年,“老三哥”从昆明理工大学采矿专业完成学业毕业后,他便成为云锡矿山上一名热爱学习、热爱专研矿山安全生产的人儿。哪怕如今已经50多岁的“老三哥”,床头随时都摆放着许多专业的书籍。从最基层到管理层,从矿山工人到卡房冬瓜林坑任坑长、再到各大项目的总工程师,从云南的土地跨上湖南的土地再到进入机关,在云锡工作漫长的时间里,“老三哥”算得上是见过“世面”的人了:面对即将停产的矿坑,他硬是在水深火热的1740矿井下面,足足待了30多个小时,带领一批人打通了咽喉要道,开采出硫化锡铜矿,该生产线在当时承担了矿业生产80%的产量;在郴州建厂、开矿期间,他想尽办法说服当地老百姓,为征地建厂需要搬迁当地村民的100多座坟,尽管当地的老百姓很重视民风易俗,也几次围攻威胁他们,“老三哥”仍旧能想出办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在安全生产“三同时”进行时,在尾矿库治理工程中,他顶着各方压力……各类应急事件保持了稳定控制、快速响应;当下属不小心跌摔伤住进医院,他第一个跑到主治医生面前问长问短;每年,“老三哥”都要送下属们外出培训,他说:“精湛的技术是需要各方交流与总结学习的。”

“老三哥”深知,身体力行是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有力的引导。他经常带队深入一线开展集中巡查工作,他对公司整个安全生产系统了如指掌。通过狠抓执行力建设,建立了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机制,夯实了生产过程中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有人说,“老三哥”是云锡公司安全生产文化的引领人。这话一点也不假。扎根“文化”管生产,“老三哥”的工作思路常常打破“常规”。在迅速掌握云锡生产网架结构后,他创新性地为公司的安全管理寻求到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体系,开云锡公司安全生产文化之先河。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管控模式,管用有效的零伤害保命管控体系,得到了高层领导和云锡人的高度认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老三哥”深知在企业生产文化的创新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在其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他很注重对年轻职工安全文化素质培养,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下到基层倾囊相授安全文化理念。在他的带动和各部门成员、各试点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在云锡机关、还是各厂矿坑口、车间,尤其十万吨铜和化工材料分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都有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来自10万吨铜的安全生产负责人骄傲的说:“嘿,有机会一定要到十万吨铜看看我们和“老三哥”共同携手打造的安全文化哦,你一定会刮目相看。”

铁面真硬汉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铸就不平凡

这位“接地气”的安委办主任,平易近人。无论下到哪个单位,哪个坑口、车间,他都是同事们的良师益友。只要他一开口说话,同事们便会把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拿出来记笔记,在谈天说笑中,“老三哥”已经潜移默化地把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传授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干安全工作,没有照顾情面的时候,更没有到终点可言。要‘没事’找‘事’,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老三哥”如是说。

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丝白,“老三哥”却一直坚守严格的“铁面”,他把铁面无私的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人,他教会了站在安全监察岗位的人员要克服一个“怕”字,突出一个“敢”字,面对关闭环保问题突出的各个小矿山、小选厂,有人扬言要“毙”了“老三哥”,“老三哥”却依据各类法律条款,正直地面对每一次威胁,而每一次威胁在“老三哥”面前都被打压得无地自容。

多年来,云锡井下生产作业安全局面十分严峻。“老三哥”时常奔波往返于井上下,全系统全方位地对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检查,从一米轨道、一颗螺丝钉抓起,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及时发现,及时责令整改,直至隐患排除为止,真正做到哪里有作业场所,安全检查就跟在哪里。

“老三哥”坦言,半夜三更最害怕的便是听到手机铃声和消防车、救护车的鸣笛声,不仅他本人敏感,就连他的家人也和他一起紧张。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监工作关乎生命安全。“老三哥”经常教导大家的一句话便是:弟兄们,我们不比哪个聪明,但干我们这一行,就得用心。”他为云锡公司数千职工家庭铺筑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安全之路。

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人生的经历就象是一部小说,有的人是成功与荣耀,有的人是艰辛与坎坷。而在“老三哥”的人生经历里,却是奋斗与快乐,拼搏与安全的存在。

(杨雪峰 刘莎莎)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