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2017年06月07日 8:30 73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近日,笔者想起一条报道:原意是格力珠海厂区下班时,数万名员工有序地走在仅1米宽的人行道上,而约8米宽车行道空无一人。这种现象得益于有一次一名员工走上了车行道,被勒令开除离职。当时有班组长、副总等人求情,以“狠”着称的董明珠依旧不改决定。至此,格力员工都深刻留下了“人车各行其道”的“铁规”,安全隐患的种子扼杀在萌芽之中。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彰显了在刚性企业制度的面前,谁也不能逾越和替代的道理。
  每年,企业都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各种安全制度条文层出不穷,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发条拧得很紧。但是各种事故仍时有发生,原因何在?大家都知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安全管理上,我们缺的不是制度,缺的是对安全制度的真正落实和执行。好的管理制度,重要的是在于遵循,如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重,忙起来不要”,在制度执行上打“折扣”,那么,再好的管理制度终将成为空文,制度的生命力也将变得弱不禁风。
  现在有些个别单位员工甚至是管理者,对安全管理工作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偶然性,这种偏执的观念是要不得的。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告诉我们: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制度的作用在于制约,而制度的难点在于严格执行。在安全管理上,我们一定要抱着对员工、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安全至上,要用严厉的制度去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要用严苛的管理去整治物的不安全状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只要我们对安全上狠一点、严一点,让制度成为不可触及的高压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可能就会大大降低。
  制度不在多,而在于务实管用。眼下,“安全生产月”又来到。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让安全生产成为员工一种习惯,就要让员工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安全制度,要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下足功夫,确保每一名员工把每一项安全制度当作是对自己的关爱保护的措施,而不是多余的约束和累赘。那么,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运行才有可能实现本质安全。
  (夏富青)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